可这份影响远远没有结束,1996年,徐迟毅然决然地从医院的窗口跳了下去,留下意味深长的一句:
到了徐父这一辈,家里的文风依旧在鼎盛之期,徐迟的父亲留过学,办过中国第一所近代体育学院。
赫赫有名的“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”,说得就是南浔徐家那个地带的几十家富商,徐迟的堂叔,便是这“七十二金狗”之一。
接下来的几年里,多款报刊上署名徐迟的作品越来越显眼,而徐迟,也陆陆续续受到好几位的文学大家的热情相待,被这些文学大家称为小友。
1936的二月清晨,徐迟悠闲地在南浔中学散步,作家的敏锐让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十分敏感。
正在沉思中的他,突然被一串如山泉般的笑声惊醒,他整个人如同被击中了一般,再也无法迈开脚步。
命运指引着徐迟去寻找声音的主人,结果正如他所料,能发出那样直击他心房的笑声,果然是个令他一见误终生的大美人。
回去之后,久久不能平静的他,捂着噗通乱跳的滚烫的心,一连十天,在日记里写下了诉说不完的绵绵情意。
十天之后,已经克制到顶点的徐迟,再也管不住自己的双腿,捧着自己的日记,来到了美人的面前。
徐迟如愿以偿的和梦寐以求的人相爱了!不过一年的时间,他就迫不及待地把妻子陈松娶进了家门。
所谓娶妻娶贤,有了陈松红袖添香,徐迟的创作之路如同开挂,很快就步入人生巅峰。
仅仅是新婚那一年,徐迟的笔下,就出世了《世界之名音乐家》、《音乐家和乐曲的故事》、《三大都市的毁灭》。
虽然接下来有一段流亡时光,但流亡的同时,徐迟还因祸得福,结识了不少很有名气的同行。
颠沛流离的日子里,徐迟关上门有妻子的温言耳语,迈出门槛则有志同道合的挚友相迎。
1941年,战火纷家居设计工作室飞中,徐迟出版了自己的诗集《最强音》,接着,又发表了长诗《一代一代又一代》。
一年后,名气渐盛的徐迟,被郭沫若慧眼识珠,聘请到《中原》季刊中作为执行编辑。
在这几年的时光里,徐迟除了为手头的工作忙碌,还把自己的创作方向进行了调整。
他翻译了很多外国名作,如《托尔斯泰散文集》、《巴黎的陷落》、《解放是荣耀的》、《我轰炸东京》等,这些作品给国内文学注入了生机。
也因此,徐迟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,获得了毛主席亲笔“诗言志”的题词,成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。
第二年,他再次发表报告文学《哥德巴赫猜想》,这一作品立马引起了轰动,成为了扬名国内外的经典著作。
而此时,徐迟已经和妻子陈松一起相濡以沫了41年,这四十多年的时光,艰辛的时光占了大多数,妻子始终和他不离不弃,也始终支持他的梦想。
恍恍惚惚地渡过了四年后,徐迟在一次作协活动中,遇到了小他25岁的大学老师陈彬彬。
陈彬彬其实徐迟喜欢的那一款,但陈彬彬的出现,给了他一种希望,一种再次过上甜蜜安稳日子的希望。
失去发妻,他只是难过家居设计工作室,再经历了一段失败和心累的再婚,他的人生彻底的紊乱。
他开始说一些丧气话,沉迷电脑网络,忧心一切不切实际的东西,然后终于病倒。
病倒休养期间,徐迟的精神状态并没有多大改变家居设计工作室,几次透露自己已经濒临绝境。终于,在一个无人注意的深夜,他纵身一跃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他的人生,第一次高光是被主席接见,第二次是发表《哥德巴赫猜想》,第三次,俨然就是他的死亡。
在徐迟的人生末尾,他坚持写下了心心念念的自传体小说《江南小镇》,在书里,他梦回南浔,那里有他的家,有他的爱人,那里是一切的开始。
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,美好过也痛苦过,最后成为他书里那一行行精彩绝伦的文字,被瞻仰,被记住。